語言是中性的,不會使人受傷,除非有人願意配合演出受傷。

IMG_0548_结果.JPG

韻芬(化名)去喝喜酒時,一位許久不見的長輩對她說,「妳剛嫁到婆家時,臉很臭不常笑,我就跟妳婆婆說妳看起來很有個性。」說完,她小心翼翼地問韻芬:「我這樣說妳,妳會不會生氣?」

事隔二十多年,韻芬心想:「若是當年被我知道妳這樣形容我,我是會生氣的,根本是在我婆婆面前嚼舌根、不安好心 ;不過已經事過境遷,現在的我沒什麼好動怒。」於是她對長輩說:「我不會生氣。」

長輩吁了一口氣,才繼續告訴她,當時她婆婆回答:「我媳婦是個小說家,做這個工作必須要有個性才能做出好作品。」韻芬的婆婆已經過世多年,還能從長輩耳中聽到婆婆對她的「有個性」如此解讀,她當場淚流滿面。因為她發現同一件事情遇到不同人有不同解讀,感動自己被婆婆全然理解,而且語言中充滿滿滿的愛在支持著她。

 

語言猶如風,這就是莊子提到天籟地籟人籟中的「地籟」。

IMG_4837_结果.JPG

「地籟」是大自然的風碰到了物體所產生不同的聲音,風穿過一塊草地,發出簌簌的聲音;風穿過一片竹林,發出呼呼的聲音;風穿過沒有鎖緊的門板,發出叩叩的聲音。那麼風到底是什麼聲音?住在山上的人認為風是呼呼聲,因為山上有樹;住在海邊的人認為風聲是轟隆轟隆,因為風吹海浪,風的聲音會依照所在的環境、地形不同,而有所不同,不過那並不是風真正的聲音,而是風碰到各種孔洞所發出的聲音,猶如依著每個人不同的成長經驗而有不同的反應,就像「有個性」其實是一個中性語言,不是貶抑也不是批判,但聽到不同人的耳中卻有不同解讀一樣。

當我們聽到了與自己想法不同,甚至衝突的觀點時,可以試著問問自己,在這個事件中,是否發現了什麼樣的觀念或能力,是自己過去沒有的?用什麼樣的視框解讀這個經驗,自己會比較開心?別再自己配合著演出受傷。

 

歡迎加入LINE@「關係動力學院」

LINE@.jpg


關係動力學院是由夏惠汶博士所創辦。

關係動力學結合東西方哲學精要所建構而成,是全世界第一套運用中國古老智慧老子、莊子、易經,因應後現代現象,發展出一套結合觀念與實踐之論述。探討關係與動力的核心意義,以解決人們生命中的困境,消融關係中的阻抗、化解關係中的壓力,包含工作、家庭、個人等;找到結構性困境,重新調整及轉念,驅動人們自發性改變,讓關係中的能量能夠持續正向流動,讓人們圓融人生,邁向幸福!

arrow
arrow

    關係動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