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提問

女兒上大學時,剛開始很積極上學,也去打工賺錢,每天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偶爾甚至會買小禮物送給我。 大三那一年,她毅然決然地說她想要休學去賺錢,然後出國讀書。當時我認為女兒已經想清楚了,所以尊重女兒的決定,但是女兒休學後,就一直耍廢在家裡,每天抱著手機玩,我念她她根本不甩我,而是更耍廢給我看,我想我乾脆不管她,但是我真的很擔心女兒這樣下去,未來的人生該怎麼辦才好呢?

 

通常父母親說我不再管了,這樣的時候,其實是一種賭氣。 內心雖然越是說不管,但嘴巴還是會碎碎念,心情也總是被孩子的行為所左右。回想我曾處理過許多類似的案例,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做出休學的決定而選擇出國唸書這背後一定有原因,也許是她抗拒老師的教學方法,也許是她跟同學相處發生問題,也許是她交了異性朋友而在情感上受傷…等。

IMG_0592_结果.JPG

如果她真的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是出國念書的話,即使休學,她也會明確地朝向自己的選擇前進,而不是成天抱著手機耍廢。當孩子出現父母不能接受的行為時,先冷靜下來,反思關係中的各種發生,父母需要注意的不是表像看得見的行為,而是那引發行為背後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去瞭解原因,只是不斷地要求孩子改善,有可能解決了表象,卻在孩子的內心深處挖出了更大的洞。因此要從行為背後的信念與價值觀談起,這樣孩子才有能力在許多的緊要關頭上,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不管」是不干預,但仍然要關心與陪伴。意思是孩子出了問題,要理解他的心情、目前的狀況與行為背後的想法,可以從旁給予一些意見與精神的支持但不干預,這樣的「無為而治」比「有為而治」要累五倍,因為要儘量做,還要做得像沒在做一樣,就像現在流行化裸妝,要化得像素顏一樣,比平常化妝還更需要技巧。

雖然直接下指導棋好像會比較快,但就某方面來說卻是剝奪孩子成長、修正自己的機會,當決策機會一直錯過、一直往後延,可能到了四、五十歲,仍然不知道自己這一生要追求的是甚麼?如果相信生命一定會為自己找出口,那孩子之所以選擇停擺必然有是現階段孩子認為是最安全、最好的方法,父母如果有耐心陪伴,好奇地詢問,了解孩子背後在想什麼,當孩子願意開口,真心也關心的「傾聽」才有機會解套。放手並非不管,而是很真誠地在旁邊陪伴,那是很大的愛。

 

歡迎加入LINE@「關係動力學院」

LINE@.jpg


關係動力學院是由夏惠汶博士所創辦。

關係動力學結合東西方哲學精要所建構而成,是全世界第一套運用中國古老智慧老子、莊子、易經,因應後現代現象,發展出一套結合觀念與實踐之論述。探討關係與動力的核心意義,以解決人們生命中的困境,消融關係中的阻抗、化解關係中的壓力,包含工作、家庭、個人等;找到結構性困境,重新調整及轉念,驅動人們自發性改變,讓關係中的能量能夠持續正向流動,讓人們圓融人生,邁向幸福!

 

 

 

arrow
arrow

    關係動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