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部名校服務的一位新手老師,最近遭遇家長的強勢挑戰。起因是一名學生出缺勤和學習情況不佳,學校想要安排親師生三方來討論如何幫助孩子,家長直接回絕說「我要工作養家,沒有空」,並要求老師要每日向家長回報孩子的行蹤與學習進度。

IMG_3652_结果.JPG

這位家長認定,既然把小孩送來也繳了學費,學校就要善盡託管責任,否則他要投書教育部和媒體控告學校。

我告訴新手老師,盡力就好,師生關係永遠無法取代或填補親子關係。學校和家長在教育上是合夥關係,過度期待或是越俎代庖只會徒增遺憾,拉清教養責任的界線,比維護學校名聲重要,要投訴就讓他去吧。

傳統教育有兩個迷思,一是認為學校必須教給學生很多的知識和技術,二是學校老師要和父母一起承擔孩子不會變壞的責任,因此老師就被期待要當學生的保母,要全面性的約束管理學生,從作業成績、服裝儀容到生活紀律都要管透透,同時也認為學校要把孩子雕塑成主流社會想要的樣子,而家長平時不太關心孩子要的是什麼,一旦孩子出現某些不符期待的行為時,家長就怪學校怎麼沒有教好、怎麼沒有即時反映。

IMG_4179_结果.JPG

學校要幫助老師拿掉保母這個身份,老師要向家長回報的,大約只有三種情況,一是家長向學校詢問,法律上這叫家長行使親權,老師應就所知盡力詳實回答;二是學生曠課或違反團體生活約定,老師會主動通報;三是如果學生有好表現,老師自願想跟家長分享。

家長想要透過老師知道孩子為什麼遲到、缺課,家長可以試著反問自己:為什麼孩子不跟我說呢?是因為孩子都不說,才轉而要求透過老師回報,那要處理的問題是:為什麼孩子不跟家長說話?為什麼家長無法營造一個安全的氛圍讓孩子跟你說?學校即使做到將學生在校的情況全部回報給家長,親子關係並不會因此改善,因為孩子和父母的互動是老師教不來的。

教育的目的,如果是幫助一個孩子改變,那麼陪伴一個孩子,學習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世界,並且發展出各種能力適應和應變,這才是老師和學校要做的事。

我常常要提醒父母不要推諉責任,要營造氛圍,生活上的事盡量讓孩子主動跟父母談,親子每天能夠有十分鐘有品質的對話就很足夠,孩子不說,親子要共同面對如何開啟對話的難題,老師永遠無法代替父母行使親權唷!

 

歡迎加入LINE@「關係動力學院」

LINE@.jpg


關係動力學院是由夏惠汶博士所創辦。

關係動力學結合東西方哲學精要所建構而成,是全世界第一套運用中國古老智慧老子、莊子、易經,因應後現代現象,發展出一套結合觀念與實踐之論述。探討關係與動力的核心意義,以解決人們生命中的困境,消融關係中的阻抗、化解關係中的壓力,包含工作、家庭、個人等;找到結構性困境,重新調整及轉念,驅動人們自發性改變,讓關係中的能量能夠持續正向流動,讓人們圓融人生,邁向幸福!

arrow
arrow

    關係動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