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位女士來找我求援,她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

IMG_0326_结果.JPG

這個媽媽對兒子悉心栽培,也十分留意和尊重孩子的意向發展。 這個就讀高二的孩子對科學領域很有興趣,自小常受薦參與國際科學展覽,嚮往成為美國NASA工程師。

然而今年暑假期間,孩子自海外科研營回來後,卻決定要轉組,結束一直以來的科學夢。 媽媽不解也難以接受,覺得自己用心盡力陪孩子討論、探索、選擇,孩子也一向努力學習、爭取表現,結果現在兒子竟然中途放棄! 就連在學校長期陪伴兒子的資深老師也深感挫折,自責是不是沒有能力幫助學生釐清志向、白忙了一場?

就我的觀點來看,這個例子是成功的,成功之處在於小孩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不要什麼。

媽媽聽完我的回應很驚訝,嘴巴張得大大的。 也許她本以為我會說些安慰她的話。

IMG_0336_结果.JPG

常常我們會聽到許多周圍的親友訴說:等我退休以後,就要去做我真正想做的事。 問起現在為什麼不能做呢?為什麼要等到退休?往往聽到的回答是:現在有生存、經濟的壓力呀!總要把生活所需都準備好了,才可以去做喜歡的事啊!再回推到更早以前的學習經驗,大人總說要考上好的高中,才能為考上好的大學做準備。聽話考上好的大學了,然後呢?

我知道有一所學校,在新生一入學就會請孩子畫自己「30歲的名片」,思考自己30歲時在什麼行業、做什麼職務。 有些家長或老師會認為,15歲的孩子能懂什麼?還沒定性吧? 

孩子的想法的確是會改變的。從生命的廣角來看,一個孩子的成功與否,不是一次的測驗或成功經驗,就代表人生的成功。 能夠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要用在什麼地方,並且有勇氣去嘗試挑戰,也能夠清楚的做出選擇,這就已經在做面對社會的準備了。面對未來多變的世界,學校或家庭的教育,無法給出人生的標準答案,但我們可以陪伴孩子,面對挑戰的勇氣與為自己負責的態度。

如果教育是要幫助孩子面對未來的世界,讓一個孩子,15歲就能夠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用具體行動嘗試挑戰,即使清楚的做出不要的選擇,也已經是在邁向未來成功之路呀!

新世代的父母,是否有勇氣、是否能夠給得起這樣的空間和支持,放手讓孩子選擇人生?

 

歡迎加入LINE@「關係動力學院」

LINE@.jpg


關係動力學院是由夏惠汶博士所創辦。

關係動力學結合東西方哲學精要所建構而成,是全世界第一套運用中國古老智慧老子、莊子、易經,因應後現代現象,發展出一套結合觀念與實踐之論述。探討關係與動力的核心意義,以解決人們生命中的困境,消融關係中的阻抗、化解關係中的壓力,包含工作、家庭、個人等;找到結構性困境,重新調整及轉念,驅動人們自發性改變,讓關係中的能量能夠持續正向流動,讓人們圓融人生,邁向幸福!

arrow
arrow

    關係動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