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日有位家長媽媽向老師反映,念高一的兒子常常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到家,說要留在學校趕報告,因為同組的同學都在打混、不肯做,所以他就自己扛下來寫所有的報告。 媽媽擔心孩子的健康,心疼孩子太累、太辛苦,想跟老師討論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土耳其🇹🇷_181009_0103_结果.jpg

每當有家長或老師問我上述狀況何解,我都會告訴他們:大人要陪伴、傾聽,但要忍住、不要介入。 這是讓孩子學習合作的機會,也是落實親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

傳統教育強調單打獨鬥的英雄主義,小組工作中,某個人很認真,其他組員覺得:他很行、他愛現,那就他一個人去做,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事實上團隊裡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但不要太多的善意幫別人承擔,那會寵壞他人。合作是不容易的,要補位,但不要越位。

學校或職場都會有這種現象,通常能力強的人,這個你不會做,我幫你做好了,除了自己本分的事外,也接下其他組員的任務,這樣不僅讓人見識到他的厲害,也被大家的感謝榮光包圍。 別人剛開始沒有介入,後來也不知道怎麼介入了,就說一句辛苦了,講完就跑去打球了。留他一個人做得要死,又愛做,至又抱怨,很吊詭。

土耳其🇹🇷_181009_0102_结果.jpg

一個人願意補位(遞補位置,將事務完成)、多做別人的事情,是善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剝奪了別人的學習機會。在開平我們不贊成一個人未經別人同意去做本分以外的事情,我們希望是用合作的方式,能力強的人,要催化組員一起完成任務、可以協助,但不是讓自己成為英雄。

不要凸顯英雄不代表不要補位,每個組員都有各自不同的厲害,要凝聚大家朝共同的目標前進,要知道再怎麼不起眼的任務,都需要有人踏實的付出才能成事。真正的領導者要能拉起比較差的人,兜起擁有不同厲害的人,而不是自己做到死。 這也是教育合作議題的意義所在。

老師要做的事是給出舞台,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任務、盡情發揮,相信一群人的力量大於一個人,當碰到意見不合,讓學生學會透過對話,創造解決問題、邁向合作的方法。

在未來世界,「衝突後合作」不是一種現象,而是一種能力。從不同的信念價值觀裡異中求同。未來的世界,誰懂得創造共同願景,誰就可以邁向成功。

 

歡迎加入LINE@「關係動力學院」

LINE@.jpg


關係動力學院是由夏惠汶博士所創辦。

關係動力學結合東西方哲學精要所建構而成,是全世界第一套運用中國古老智慧老子、莊子、易經,因應後現代現象,發展出一套結合觀念與實踐之論述。探討關係與動力的核心意義,以解決人們生命中的困境,消融關係中的阻抗、化解關係中的壓力,包含工作、家庭、個人等;找到結構性困境,重新調整及轉念,驅動人們自發性改變,讓關係中的能量能夠持續正向流動,讓人們圓融人生,邁向幸福!

arrow
arrow

    關係動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