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養不教,父之過」的傳統觀念下長大,成為父母之後,難免會受到這些觀念影響,深怕自己被貼上「不盡責」的標籤,於是總是用高標準去看待孩子的表現,彷彿孩子要乖巧懂事的、有禮貌又會讀書,並且受到周遭親朋好友的肯定,父母才會覺得自己是成功的爸媽 ;然而,一旦孩子的表現不符合期待,外在表現沒有達到標準,爸媽就會覺得丟臉、失面子,是不負責的父母,會被長輩或是親友嘲笑是不成功的父母。

長輩圖_181210_0185_结果.jpg

圓圓的媽媽就是一個要求完美的母親,總是擔心圓圓的表現不如人,於是在各方面都採取高標準要求,「考試少一分打一下」、「琴彈錯一個音重彈十遍」等等,然而即使圓圓再努力,也還是無法事事達標,圓圓媽覺得為何別人的孩子都做得到,只有圓圓不行? 她的疑惑不解逐漸累積成了憤怒焦慮,她想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多,才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期待,於是用了更多的高壓要求,換來的卻是圓圓與她漸離漸遠的心。

像圓圓媽一樣的父母其實很常見,在教養孩子的這場戲中,他們就像是害怕自己表現不夠完美的「表演者」,不能容許自己有失誤,於是不斷要求孩子一定要配合演出,孩子的表現就像是一張張評分表,彷彿一旦出了差錯,就會被蓋上「父母失格」的章一般,自己過得充滿了壓力與緊張,與孩子也處得不愉快。

長輩圖_181210_0186_结果.jpg

在面對事情時,通常有兩種角色,一是「表演者」、一是「學習者」。 「表演者」愛面子,渴求旁人的掌聲,所以總是要求自己要表現得完美;「學習者」則是不在乎面子,重視自己能不能進步,所以可以接受自己有不會的事情,願意一點一滴地吸收並且理解,讓自己不斷成長提升。那麼父母可不可以選擇成為「學習者」呢?這世界上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也沒有一樣的父母,自然也不會有能直接複製、貼上的教養之道,當父母願意放下面子、放下執著,或許就有機會掙脫自己內心過不去的那道「完美父母崁」。

我相信改變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我也相信人只要下定決心,就能幫助自己找到可以改變的方法,因為自己就是最能幫助自己的專家。 若是在這過程中,又身陷迷惘時,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呢?現在的做法,是不是能幫助你達到目的呢?帶著現在的了解,如果重來一次,自己會怎麼做呢?當父母願意試著放下對於「父母」的想像、讓孩子不再成為重大壓力源,而是學習陪伴著孩子成長,接受彼此的不完美,在互相理解與陪伴當中感受彼此的愛與信任,親子關係或許就會變得很不一樣喔~

 

歡迎加入LINE@「關係動力學院」               FACEBOOK粉絲專頁「關係動力學院」

  lllll.jpg              S__21471250.jpg


關係動力學院是由夏惠汶博士所創辦。

關係動力學結合東西方哲學精要所建構而成,是全世界第一套運用中國古老智慧老子、莊子、易經,因應後現代現象,發展出一套結合觀念與實踐之論述。探討關係與動力的核心意義,以解決人們生命中的困境,消融關係中的阻抗、化解關係中的壓力,包含工作、家庭、個人等;找到結構性困境,重新調整及轉念,驅動人們自發性改變,讓關係中的能量能夠持續正向流動,讓人們圓融人生,邁向幸福!

arrow
arrow

    關係動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